本周全球资本市场呈现戏剧性场景——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动攻击后,黄金价格不升反降2.3%,美股波动率指数VIX暴跌18%,创下201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比特币在冲突升级次日逆势上涨4.9%,与传统避险资产黄金形成鲜明剪刀差。
伦敦能源咨询机构数据显示,全球原油库存目前处于【4.2亿桶】高位,足够覆盖中东断供风险。这与历史形成微妙对比:1987-2020年间,每次西方经济衰退前都出现油价翻倍。当前WTI原油70美元的价格,距触发衰退的警戒线【115美元】仍有38%安全空间。
——这个数据挺有意思的——OPEC+内部人士透露,沙特已私下允许成员国增产,阿联酋3月原油出口量环比激增【67%】。这种"明限产暗放水"的策略,客观上为冲突设置了缓冲垫。
截至发稿,比特币报价106987美元,较冲突爆发时低点反弹【15%】。富达数字资产分析师指出,机构投资者正将3%-5%的避险仓位配置转向加密货币。这与去年4月同类冲突中比特币暴跌13%形成强烈反差,显示其避险属性获市场重新定价。
尽管标普500在地缘危机后平均16个交易日就能收复失地,但Signum Global的模型显示,伊朗进行核试验的概率仍存【10%】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以色列军方人士透露,本次打击精度较2023年提升【40%】,可能刺激伊朗采取非常规报复。
市场似乎已选择性忽视这些警告信号——美债收益率曲线本周陡峭化程度达特朗普时代以来峰值,显示交易员正大举押注风险资产。这种集体乐观背后,或许藏着未被充分定价的黑色天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