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金融科技平台Robinhood市值突破880亿美元(约6300亿人民币),这个曾以"零佣金"颠覆传统券商的平台,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草根到巨头的蜕变。其最新财报显示,加密货币交易量单季激增至710亿美元,占营收比重超35%,区块链证券布局更成为新的增长引擎。
2011年,斯坦福校友特内夫与巴特创立高频交易软件公司Chronos Research。2013年转型为面向千禧一代的免费股票交易平台Robinhood,凭借零佣金和游戏化界面迅速崛起。2019年其推动的零佣金模式倒逼嘉信理财等传统券商取消交易费用,彻底改变了行业格局。
但真正让Robinhood陷入舆论漩涡的是2021年GameStop事件。当散户通过该平台集体买入导致股价暴涨2300%时,Robinhood因清算压力限制交易,引发公众对其"背叛散户"的指责。这场风波最终以7000万美元罚款和解,却意外推动了美国T+1结算制度改革。
招股书中318次提及的"Crypto"早已预示战略转向。2021年狗狗币交易贡献了62%的加密营收,2024年Q4加密业务收入同比暴涨700%至3.58亿美元。2025年完成对Bitstamp的收购后,Robinhood正式跻身全球顶级加密交易所行列。
政策松绑成为关键转折。2025年2月美国SEC结束对其加密业务调查,6月即推出区块链证券服务,允许欧洲用户通过Arbitrum网络交易200余种美股代币。自研Layer-2链"Robinhood Chain"的公布,更彰显其向Web3基础设施进军的野心。
订单流付费(PFOF)模式始终伴随争议。SEC曾指出其用户因价格劣势损失3410万美元,但这也为平台提供了75%的收入支撑。如今随着加密与区块链业务占比提升,Robinhood正逐步摆脱对传统模式的依赖。
从2020年20岁用户因73万亏损自杀的悲剧,到2025年托管资产突破1350亿美元的辉煌,Robinhood的十年印证了金融民主化浪潮的双刃剑效应。当被问及创业初心时,特内夫仍坚持那个斯坦福时期的信念:"让任何人能进行任何金融交易"——只是今天的交易清单里,加密资产已与股票并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