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4日至18日,美国国会将迎来被称为“加密周”的关键立法期,三项跨党派加密货币法案——《CLARITY法案》《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》和《GENIUS法案》将进入审议表决阶段。这些法案可能彻底改变美国数字资产监管框架,影响从市场结构到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核心领域。
《CLARITY法案》作为首部联邦加密市场结构法,首次明确将数字资产划分为三类:数字商品(如比特币)、稳定币及排除类资产。法案规定商品类资产由CFTC全权监管,并引入四项“明线测试”标准判断资产属性:需满足发行超4年、年融资低于7500万美元、无单一实体控制超10%代币及协议去中心化等条件。加密交易所需向CFTC注册并遵守客户资金隔离、反洗钱等新规,同时小型项目可获得年7500万美元的融资豁免。
《反CBDC法案》直接禁止美联储研发或发行任何形式的数字美元,包括零售型和批发型CBDC。该法案明确要求美联储不得为个人开设账户、不得测试数字货币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,且相关研发需经国会单独授权。此举将使美国与欧盟、中国等积极推进CBDC的经济体形成鲜明对比,进一步巩固私营稳定币的市场主导地位。
参议院已通过的《GENIUS法案》为稳定币设立联邦监管标准:要求100%储备支持(美元或短期国债)、禁止算法稳定币和付息型产品,并实施分级许可制度——市值超100亿美元的发行方需获取联邦牌照。发行商还需按月披露储备详情并接受年度审计,用户享有随时赎回权。分析认为,该法案将显著提升USDT、USDC等主流稳定币的市场可信度。
目前三项法案均获委员会层面两党支持,若最终通过,美国加密监管将呈现“商品归CFTC、证券归SEC、稳定币联邦化、CBDC零容忍”的清晰格局。行业普遍认为,这既为创新提供法律确定性,也可能引发SEC监管权缩水的长期争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