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显示,全球稳定币交易量中加密货币交易占比高达88%,但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。PayPal推出PYUSD稳定币支付方案,Shopify联合Coinbase、Stripe构建USDC支付体系,传统支付巨头Visa与万事达卡加速布局稳定币结算——这场支付领域的底层技术变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。
当前银行卡支付体系存在两大痛点:跨境交易平均需1-5个工作日结算,手续费高达交易金额的2-3%。其根源在于多层中介结构:发卡行、卡组织、收单机构各自抽取费用,跨境环节还需通过SWIFT网络。Visa等卡组织近期测试的稳定币结算方案显示,采用USDC等稳定币可缩短跨境结算至分钟级,但系统架构仍未脱离传统框架。
支付服务商Stripe技术负责人指出:"现有系统日均处理4500亿美元交易,但后端仍依赖70年代技术栈。区块链提供的不仅是优化,而是重构支付清结算逻辑的机会。"
行业探索分化为两条技术路线:Visa选择将稳定币嵌入现有网络,2025年推出的加密借记卡支持USDC直接结算;PayPal则构建闭环生态,用户通过PYUSD钱包点对点支付,商家可选择链下记账或实时链上结算。Shopify的实践更为激进,其Base网络智能合约实现"授权-清算"分离,日均处理USDC交易已突破1200万美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PayPal方案未真正使用区块链转账,而是内部账本调整。这反映出监管合规与技术创新间的平衡——Circle推出的"退款协议"试图在非托管前提下解决争议,但大规模商用仍需验证。
面对冲击,Visa快速调整策略:2025年Q2财报显示,其稳定币结算业务已覆盖18个国家,合作发行方包括Circle、Paxos等。万事达卡则开发了支持多链稳定币的清算引擎,测试网TPS达5000+。分析师认为,传统巨头在商户覆盖、品牌信任度仍具优势,但需警惕Shopify等平台型企业构建独立支付生态。
Dragonfly合伙人Robbie Petersen指出:"当电商平台、社交网络都拥有稳定币支付能力时,银行卡可能沦为备用渠道。这场竞争本质是用户场景的争夺。"
行业数据显示,2025年全球稳定币支付规模预计达780亿美元,年增长率维持在137%。这场由USDC、PYUSD等稳定币引发的支付革命,正在改写Visa们统治60年的行业规则。正如PayPal首席执行官所述:"未来五年,我们将看到更多企业发行专属稳定币,支付基础设施的去中心化不可逆转。"
本文基于Foresight News《当稳定币盯上支付市场》报道,数据来源:波士顿咨询公司2025年支付行业报告、Visa 2025Q2财报、Dune Analytics链上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