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设计平台Figma提交IPO申请时,一项突破性举措引发市场震动——这家硅谷明星企业宣布将同步发行基于区块链的股权代币,允许全球投资者直接通过链上交易其股票。这一动作不仅打破传统IPO的地理限制,更标志着资产发行逻辑正经历根本性变革。
在欧美监管松绑的背景下,代币化美股已从概念走向实践。瑞士机构Backed Finance联合Kraken、Bybit等平台推出的xStocks系列,将苹果、特斯拉等60余种美股及ETF以1:1代币形式搬上Solana链。Robinhood同期面向欧盟用户推出Arbitrum链上服务,覆盖200余种美股及OpenAI等场外标的。这些由券商托管实股、链上映射份额的模式,通过24/5交易和DeFi融合,显著降低了传统市场门槛。
与证券上链形成镜像的是,上市公司正将加密货币纳入核心资产。MicroStrategy更名Strategy并全面转向比特币储备后,SharpLink Gaming于2025年5月完成4.25亿美元融资专项购入20万枚ETH,GameSquare Holdings则通过机器学习系统实现ETH质押年化收益8-14%。不过EtherStrategy DAO的募资失败案例也揭示,市场对加密财库模式的信任机制尚未成熟。
美国SEC在2025年7月底发布的"Project Crypto"框架,为代币化证券提供了合规路径。Interactive Brokers等传统机构筹备稳定币打通证券账户的举措,进一步加速两类资产的流动融合。行业分析指出,这种双向变革将重构估值体系——代币化股票需解决投票权缺失问题,而ETH财库公司则面临加密市场波动带来的估值风险。
从Figma的链上IPO到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转型,股票代币化与加密资产股票化正在重塑资本流动的底层逻辑。据预测,到2030年全球代币化证券规模或突破万亿美元,这场由技术驱动、监管护航的金融实验,或将彻底改写"证券"与"资产"的定义边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