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初,硅谷知名投资人彼得·蒂尔(Peter Thiel)旗下风投机构Valar Ventures完成对金融科技公司Wise(原TransferWise)的彻底退出,以每股10.30英镑的价格清仓480万股,总成交额接近5000万英镑。该笔交易标志着这家自2013年起便陪伴Wise成长的核心投资方正式离场。
Valar Ventures在2013年领投TransferWise时,后者仅是东伦敦共享办公空间内的小型创业项目。其创始团队来自Skype和德勤,提出以汇率撮合机制实现不依赖传统银行的跨境转账方案,显著降低用户成本。这一模式契合彼得·蒂尔推崇的“从0到1”理念——通过技术手段在传统金融体系中寻找效率缺口,构建微观垄断后再逐步扩张。
随后的十年间,Wise迎来高速增长:2017年实现运营盈利,月清算额突破10亿英镑;2020年交易总额达670亿英镑,估值升至50亿美元;2021年更名为Wise并在伦敦交易所直接上市,首日市值突破110亿美元,Valar Ventures作为早期股东持股超10%,成为最大赢家之一。
然而,传统金融科技的黄金周期正逐步收尾。行业数据显示,2025年全球FinTech融资交易量同比减少超30%,零售端与企业端融资额均显著下滑。Wise自身亦面临增长瓶颈:股价较2024年高点回落超20%,2025年6月因反洗钱合规问题被美国FinCEN处以900万美元罚款,英国监管机构同期启动风控审查。
更深层的挑战来自加密金融的崛起。稳定币链上结算、实时清算等技术正侵蚀传统跨境转账的利润空间,企业开始转向链上通道,规避银行中介与复杂调度系统。Wise计划以ADR形式赴美上市,被业内视为对原有叙事可持续性的焦虑应对。
彼得·蒂尔的退出并非远离金融科技,而是战略重心转移。其另一基金Founders Fund近年密集布局加密基础设施:2023年斥资2亿美元购入比特币与以太坊,并投资稳定币发行方Paxos、链上清算协议Ubyx、交易平台Bullish及链上银行系统Erebor。这些被投企业共同构成一套独立于传统银行的金融底层架构,覆盖资产发行、清算、流通与信息传播环节。
该布局延续了彼得·蒂尔一贯的投资哲学——押注能重构系统底层逻辑的领域,而非在现有框架内优化。从海上城市实验到国防科技,其选择始终聚焦于颠覆性技术而非增量改进。
彼得·蒂尔对Wise的退出与对加密领域的加码,折射出金融科技演进的核心转折:上一代模式依赖银行系统缝隙中的效率优化,而新一代协议则试图重写金融底层规则。当价值沉淀从前端接口转向后端协议,投资逻辑必然同步迁移。
这一转变不仅关乎技术路径,更涉及金融秩序的话语权争夺。随着链上清算、稳定币结算等基础设施日趋成熟,传统金融中介的职能将被逐步解构,而押注新系统的资本则可能掌握下一代金融网络的制定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