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25年这场经济政策博弈正在改写历史——截至6月24日,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累计17次公开要求美联储降息,频率达每周1.5次。最新交锋发生在国会听证会前夕,总统以"每年节省8000亿美元"的经济账施压,而鲍威尔则坚持"需要更多数据支撑"的审慎立场。
【财政压力】联邦债务利息支出同比激增7%,7760亿美元的利息成本成为特朗普心结。其宣称降息2%可年省6000亿,但经济学家警告可能推高国债收益率反噬财政。
【政治周期】大选年前夕,降息能短期刺激股市与就业。数据显示,美股对降息预期敏感度达92%,而摇摆州制造业PMI已连续3月低于荣枯线。
尽管一季度GDP萎缩0.3%,但4.5%的失业率与4%的时薪增速构成决策基石。鲍威尔团队发现:消费支出仍保持2%增速,与疲软的PMI数据形成"经济冰火现象"。这种结构性矛盾使6月FOMC会议维持4.25%-4.5%基准利率。
副总统万斯指责货币政策失当,而桥水达利欧则支持按兵不动。利率期货市场押注9月首降,但富兰克林邓普顿预测全年仅降息1次。更具戏剧性的是,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与美联储理事鲍曼就电脑关税数据公开互呛。
——政治干预央行独立性正在付出代价——白宫内部文件显示,特朗普团队已启动《美联储改革法案》起草工作,而华尔街则悄悄增持抗通胀资产。截至发稿,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意外攀升至4.3%,市场用脚投票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。